小草沟村 苹果苗木繁育“引领者”

作者:本站 来源:莱州市人民政府 时间:2023/4/20 14:07:36 次数:

小草沟村坐落于莱州市郭家店镇,是一个仅有256户660名村民的小村,但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、上世纪70年代末还要吃国家返销粮的“小山村”,却孕育了苹果苗木繁育的“大产业”:年出圃苗木300万株、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,带动村民人均收入翻了7番;苗木远销21个省份,山西、陕西等苹果种植大省80%的果树苗木从这里发芽;成为果树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、优质苗木繁育基地,被称为“中国苗木第一村”。

只要长苹果的地方,就有小草沟苗木。小草沟拥有苹果砧木品种120多个,是较大的苹果种质资源库,繁育的苗木在全国种植面积已超过3000万亩,覆盖国内所有苹果产区。很难想象,如今这片生机盎然的培新热土,30年前还是无人问津的撂荒地。小草沟村人开山治水、披荆斩棘,动用了14万公斤炸药,凿秃了500条钢钎,挖空了93万方土石,建成了7个扬水站、5个蓄水池、7口大眼井,耗时8年愣是在一望无垠的山岭地栽满了苹果,成就了“荒山长苹果”的奇迹。如今,村民的生活改变了,但小草沟精神没有变:“别人家有的,咱家都得有,别人家没有的,咱就自己种出来”。靠着这股子倔劲,小草沟建立起苹果无病毒苗木母本园和采穗园,专注于苹果苗木繁育和脱毒等技术研究。“好的法子就去学”,国外上世纪60年代就运用组培技术批量生产苗木,而国内一直沿用海棠种子压条繁育的“笨”办法,小草沟人四赴欧洲,多次到美国、日本拜师学艺,在国内建成苗木繁育组培室,一改国产苗木出圃慢、一致性差、成活率低的状况,最快1月成苗、2年出圃、成活率达到90%以上。“好的苗子就去引”,从意大利、英国等引进多个砧木新品种,尝试与不同品种进行嫁接,可将6—8年的换苗期压缩至3年以内,5米以上的树形矮化至2—3米,有效节约土地40%,增产50%左右。“好的品种就去种”,创新培育首富1—3号、太红嘎啦等9个独有品种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“烟富3号”,在2018年国内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——杨凌农高成果博览会上荣获“优秀展示奖”,“小草牌”苗木连续3届在农高会上获得“最受农民喜爱的苹果苗木”。

谁说5月底不能种苹果?苹果种植期素有“金三银四”之说,过了4月因苗木发芽,栽种后很难成活。因此每年3、4月份,大量苹果苗木集中涌入市场,同质化竞争激烈,而4月过后又有价无市,“火不过俩月,五月就打烊”成为苗木企业的通病。而对于种植大户来说,往往苗木栽培的时间久、战线长,集中出圃的苗木并不能满足长线需要,后期即使出价再高也是“一苗难求”。小草沟村通过探索发现,湿度是影响苗木贮藏时间的关键。为延长保鲜时间,小草沟村投资建设8000吨级苗木保鲜库和3000平方米苗木分级包装车间,通过合理控制温度、湿度、光照等,成功将栽植时间推迟2个月左右,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,不仅拉长了销售高峰期,还为农户种植争取了宝贵时间,苗木价格比早期提高30%以上。今年莱州市金城镇刘家村因土地整理耽误了苹果种植,在普通苗木无法栽植的情况下,5月的最后一天成功种植了小草沟活性良好的种苗,一解全村的燃眉之急,让“人误地一时,地误人一年”的俗语成为了过去。

小山村引来了大院士。束怀瑞是苹果领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,从事果树研究近70年,被誉为“中国苹果栽培第一人”。2019年,一则消息引起了业内轰动:束怀瑞院士将带领团队开展苗木繁育研究,把院士工作站落户在小草沟。是什么吸引了这位果树界的泰斗级人物?这个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,在小草沟人心里却是水到渠成、顺理成章:在国内从事苗木繁育,建有1600亩苗木基地,掌握各类型无毒大苗、矮化自根砧苗木、茎源根系乔砧苗木等繁育试验的核心技术,为苗木繁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;拥有国内前沿的苗木脱毒工艺,组织培养室全程无菌化处理,每棵幼苗出圃前都一次性脱去制约果树高产的7大病毒,,为苗木繁育研究奠定了技术积累。束怀瑞院士工作站的落户,为小草沟开展苗木繁育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,工作站带来了3项研究课题,同时吸引了很多农科院、果树研究所等人才到这里研究试验,承担的科研课题超过20个。

科技创新是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“动力引擎”。苹果产业转型发展,关键在科技创新,出路也在科技创新。小草沟数十年如一日耕耘在苹果苗木繁育领域,成就了我国丰富苹果苗木种质资源库的美名,为烟台乃至全国苹果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。